一个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可以获得消费大众的信赖,为改善经营环境提供契机,同时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使全体职工有一种归属感,优越感和自豪感。提高士气,建立统一意识最大限度调动员工积极性。
CI计划,是指企业有目的、有计划、战略性地创造出所希望的企业品牌形象,由此提高企业的社会知名度,最终得到自己最适合的经营环境。 Cl计划由MI、BI和VI三部分组成。
CI是Corporate Identity的缩写,中文译为“企业形象”。
在当今市场环境下,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运用CI战略去创建名牌产品名牌企业是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实力的有力武器和法定,其次,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激烈竞争的国外市场冲击下,中国企业要想冲出重围必须加强企业品牌形象策划的研究与实施。再有,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的价值观念以及消费行为随之发生变化,对产品的心理品味和美感等方面的需求日渐提高,为了适应这一潮流走向企业必须实施品牌形象管理战略。
从文化角度上看,必须与民族文化相结合才能增强企业的民族化和个性化特征,汲取中华民族文化精华,从而达到内可以“聚”外可以“昭”的最佳境界。只有符合了民族心理习惯,审美价值取向,才会被大众所认同,最终被世界接受。
MI
MI是Mind Identity的缩写,是CI计划中最有价值和最为核心的内容,中文译为“企业理念识别”。它是企业的灵魂和企业整个系统识别的原动力。企业理念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托马斯·丁·彼德斯曾经说过:“优秀公司的特点是有强烈文化传统的,这种文化传统强烈到使员工别无选择。要么顺应它,要么另谋高就”如果说CI是企业经营理念、管理策略、广告宣传的统一规范,那么MI就是制定这一规范的原则是企业整体的价值观。它的形成往往来自企业领导对企业存在意义社会使命、发展目标、方向的认定,不是即兴发挥,而是对企业方向的确立,MI也就是品牌形象管理的灵魂。
MI的特征
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意义在于建立既深刻体现企业家战略思考,又全面反映员工共同意志的全员认同的价值体系,是企业基本精神,统帅其工作核心。
A目标性——体现企业使命和核心价值观
B文化性——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以人为本
C差别性——一个好的理念是企业精神财富,反映了企业的信念和追求是企业意志人格化。
BI
BI是Behavior Identity的缩写,中文译为“企业行为识别”。如果说MI是企业计划的“想法”,那么BI就是企业计划的“做法”。是指企业所有工作者行为表现的综合,以及企业制度对所有员工要求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再现是CI战略的动态识别形式是实践企业经营理念的准则,BI是企业的四肢。
行为识别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和全方位的宣传教育,员工教育是将企业理念贯穿于行为的基础,制度和规范是建立行为识别系统有力的工具。卓越的管理是行为识别系统顺利实施的保证。
对外识别包括营销活动,公共关系,社会公益等。
对内识别包括公司内部的组织管理、宣传工作、员工教育、职业培训等。
企业是否成功,在于该企业的价值观是否成为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正如一个中国人在外国,不管他是好是坏外国人通常会把他的行为特点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联系起来,个人的行为往往会成为他所属企业的象征和表达。
制定准则是必须的,试想如果一个国家和人民放弃了共同的理想,不遵守共同的规范,这个国家就无法想象了。
VI
VI是Visual Identity的缩写,中文译为“企业视觉识别”。VI是CI计划的静态识别符号,是企业理念视觉化传达的载体,因此它项目最多,效果最为直接。VI作为视觉识别,它是外在表现,固然需要具有美感,但VI必须是MI的体现,直接反映企业的理念。因此VI设计包含这样一些原则:即充分传达企业理念、人性原则、民族性原则、简洁抽象及动态原则、员工参与原则、法律原则、艺术性原则和个性原则。
CI战略是一个系统具有整体性,MI、BI、VI、三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持。理念识别是基础,行为识别是导向,视觉识别是桥梁。三者互为因果共同作用。
MI重点在心在精神,它是企业CI战略系统的原动力。
BI的重点在人是企业中人的因素的综合。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反映。
VI的重点在物,是一种媒介和媒体承载着MIBI的全部内涵,并通过可视体表达出来。
当一个企业开始意识到自身的问题,感到CI系统的必要性时,应该说这个企业就开始跨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一个好的VI设计,更是企业新的发展道路上的助跑器,也是企业品牌形象管理当中一个重要部分,随着企业品牌形象的逐步完善,必然会使得企业的发展如鱼得水,跨向一个全新的阶段。
